0 0 0 0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历史文化 《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养生术(二)
2018-09-19
《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养生术(二)


(四)不妄作劳

不妄作劳,就是不能过分地劳动身心。

首先是不妄劳神。七情的过激、过盛、过久,都会耗伤心神。“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一旦劳神过度,一定会伤及五脏的气血。故《黄帝内经 》有云:“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其次是不妄劳力。劳力过度,也就是长时间、过度用力,会引起身体的不适,《素问·举痛论》云:“劳则气耗”。《 素问·宣明五气篇 》亦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还要注意不妄劳肾。就是要注意房事的调节,不可过劳。“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就会伤及肾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五)养生的重点在保养精气神

精、气、神乃人体的三宝,三者之间互相转化,互相为用,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

精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分成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秉受于父母,主要藏于肾。后天之精,也就是五脏之精。它们来自于水谷精气和清气所化生,由脾胃生化,经心肺传输,以荣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运到五脏的精气除了耗掉者外,节余部分就转化为“肾精”储藏起来,以养先天之精,备不时之需。当人体生病消耗过多,或年老体弱生化不足时,身体就会动用肾脏这一储存库里的精,假如病好了,又可以再由五脏输送来部分精华以填补仓库的亏空。一旦病情过重,且机体功能低下,后天之精入不敷出,就会动用到先天之精。一旦肾精耗光了,生命也就终结了。所以,大凡养生家,尤其是道家,都非常重视养精。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论述的人体生长壮老死的过程,就是肾精——“天癸”由盛到衰的过程。养生的过程,也就是养精的过程,让有限的精能用到******的限度,从而享尽人体本该拥有的“天年”。

养精极重要,只能通过调理心神、不妄作劳、不生病来减少损耗的速度。后天之精可以补充,但我们也不可能直接给身体注入,而只能通过养脾胃,使脾胃这一“后天之本”的机能不断提高并保持旺盛,年纪大了也仍然保持在相对旺盛的情况下,使脾胃生化营气的功能旺盛,营气的生化使五脏得以养育并且具有转化成五脏之精的物质基础,从而才有可能补充肾脏之中的五脏之精。后天之精充盛,先天之精的动用就少,也就可以用更长的时间。

养气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养气主要通过养脾胃这一后天之本,以及肺这一宗气生成之所,及运输人体气血举足轻重的脏器,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食饮有节”,不可以酒为浆、饮食自倍、过甘厚味、偏嗜不洁等,要使脾胃的负担降到******,从而保持其良好的运作。养气还要注意肺的调养,也就是注意呼吸的调节,通过调息使意念集中,身体放松,从而有助于提高身体纳气的有效性及帮助气血的流通。

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养神,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养气全精都要通过调神来实现。《黄帝内经 》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只有通过调神才能令五脏皆安其所,心安则五脏皆安,心动则五脏皆摇。

所以,《黄帝内经 》把养生重点放在精气神上面,精气神三者缺一不可,精可化气,气能养神,神可调节精气神之间的转化。

(文/简柳军)

评论
发表评论
健身气功

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版权所有    备案:京ICP备1505030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