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0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机理效果 “平沙落雁”文化内涵解诂(一)
2018-07-03
“平沙落雁”文化内涵解诂(一)


“平沙落雁”是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第九式的称谓。该称谓***早见于1634年《古琴正宗》,内容描写沙滩上群雁起落飞鸣,回翔呼应之情景。琵琶大曲中亦有同名乐曲,以不同的曲调表现相似的内容和意境。

《辞海》云:雁,鸟纲,鸭科,大型游禽;大小、外形一般似家鹅,嘴宽而厚,雌雄羽毛相似,以淡灰色、褐色为主,并布有斑纹,主食植物嫩叶、细根、种子等,我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

《中国民间吉祥物》云:“雁,又称鸿雁,是典型候鸟,它每年秋分时节飞向南方,次年春分返回北方,准时无误,所以自古以来鸿雁的一来一往就成了春秋的标志。鸿雁之习性,飞成行,止成列,长幼有序,不相逾越。”故古人常将其引入文化生活之中。

卢纶《奉和太常王卿春夜对月见寄》诗云:“露如春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

《礼记·王制》云:“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引申为“兄弟,意即兄长弟幼,年齿有序,如雁之平行而有次序。”此外也常作为晚辈对长辈初次的见面礼(以雁为贽)。

另据《汉书·苏武传》记载:鸿雁可以给人携带书信,其大意是,当苏武奉命赴匈奴被扣押时,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但他大义凛然,不失气节,于是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十九年。直到始元(昭帝年号)六年(公元前81年),昭帝要求放回苏武等人,但匈奴方面诡称苏武已死……而当汉使节到匈奴后,苏武属下的一官吏常惠在一天深夜跑去见汉使节,教汉使节对匈奴说,天子(皇帝)在上林射猎时,得从北方而来的鸿雁,鸿雁足系的帛书上说,苏武等人被困于某泽。汉使节依照常惠所教的言语以责匈奴单于。单于无奈,因此向汉使节赔礼,放回了苏武。后因以“雁足”作为传递书信人之代称。

话说两头,让我们本着追本溯源,要言不烦的原则,再从“平沙落雁”动作结构来看,该势的文化内涵笔者总结了以下3点:

一、该势之左右转头远望,有助于疏导六阳经之集会点“大椎穴”

中医学告诉我们:大椎属督脉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约与肩相平。《甲乙经》云:“大椎者,乃手足三阳督脉之会也。”旁开大椎穴左右各0.5寸有定喘穴。

生理学告诉我们,第七颈椎有一个特点,就是随着头的转动而有一定程度的牵扯伸拉,这样,大椎穴和定喘穴就在头的左右牵拉中受到了良性刺激,在自然和可能的情况下,头转动的幅度越大,牵扯伸拉幅度就越大,从而对大椎穴、定喘穴的刺激强度就越大。中医学又告诉我们,刺激大椎穴、定喘穴有如下作用:

(1)退热止疟:防治感冒、发热、疟疾等。

(2)宣肺平喘:防治咳嗽、******、气管炎。

(3)******通阳:防治感冒、一般虚弱、白血球减少、脑发育不全。

(4)宁神豁痰:预防癫痫、精神病。

当习练者做“平沙落雁”时,要求头一直是随着两腿和两臂的屈伸,分别向左或向右转动,以眺望远方,给予大椎穴以刺激,无疑对提高上述所说的4点功能就毋庸置疑了。

二、该势下肢的盘根步可作用于足三阴、三阳,促进表里相合,阴阳衔接,以提高脾胃、肝胆、膀胱肾等脏腑功能

大家知道:足三阴包括,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三阳包括,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中医学告诉我们:肾左右各一(包括命门),其经脉与主“排出小便、储存尿液”之膀胱腑互为表里,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其功能是:藏精、主骨、生髓、使骨齿固、脑充发荣、听力敏锐、精力充沛,为生长发育、生殖之源,生命活动之根,故古人称之为“先天之本”。

中医学又告诉我们,脾位于腹腔,其经脉络胃,与主“受纳水谷和腐熟水谷”功能之胃腑互为表里,在体合肉,开窍于口,主运化输布营养精微,升清降浊,为营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具有******统血,主肌肉四肢,化痰化湿等重要生理功能,故古人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中医学还告诉我们:肝在胁下,其经脉络胆,与主“中正之官、中清之腑”之胆腑互为表里。在体合筋,开窍于目,主全身血液之贮藏与调节,主全身关节运动等功能。

当习练者做“平沙落雁”时,其两腿反复多次的下蹲盘根与起身伸膝相结合的动作,实践证明,可有效地作用于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以******其阻隔,促使气血畅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脏腑生理活动的化生能力,以达防治下元亏损、命门火衰,脾胃不和、************,肝气衰微、多梦易惊等病症及强身健体之效。

(文/张广德 司朝全)

评论
发表评论
健身气功

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版权所有    备案:京ICP备1505030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