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0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练体悟 练好健身气功的“七个做到”
2016-09-18
练好健身气功的“七个做到”
  健身气功与其他体育锻炼有所区别,是形气意的综合练习。如何练好健身气功,个人认为应该有“七个做到”。
一、做到松静自然
  做到松静自然是练好健身气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取得练功效果必不可少的条件。松是指全身肌肉、筋脉、脏腑和精神意念的放松。静是指肌体内外尤其是大脑皮层处于安静状态。
  姿势的放松,不论坐卧站行姿势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群处于紧张状态,才能维持其要求的姿势,所谓放松是指要求姿势正确的前提下使各部肌肉******限度地放松,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练功者体会到全身舒适,轻松自然。头部要求两眼轻闭,自觉眼球周围肌肉充分放松为适度。轻合其口,以鼻呼吸,笑容可掬。头微前倾,颈不着力,下颌内收,不偏不倚。站坐位时,调节颈部的位置,可以微微前倾后仰,逐渐找到颈后及两侧颈肌均能放松的位置。躯干要求,含胸拔背,收腹敛臀,松髋腰直,重心于小腹。含胸拔背,此动作与头微前倾相呼应而成一体,收腹敛臀直腰便于呼吸通畅,气贯丹田(气海穴),重心在小腹,使练功者自觉稳如泰山。四肢要求松肩垂肘,两腕放松,两足平行与肩同宽。坐站姿势均按以上要求,松肩也称沉肩,意即肩关节充分放松,垂肘即肘关节放松。站式要两足分开,其两足外侧之距离与肩同宽。此距离偏小,则有重心不稳之感,距离过大,则髋膝关节又不能充分放松。
  呼吸的放松:呼吸的放松比姿势的放松要困难一些。呼吸要悠匀细缓,顺畅自如,要开成这样的呼吸必须强调逐渐达到,万莫急于求成。练习中应微微用力吸气,关以意念引导吸气下行而逐渐达到要求。有的人认为练功要练气,就是把气吸的很长很深,小腹也用力鼓的很高,实际上这样做也是不能放松的表现。练功一定时间后,呼吸逐渐达到细缓深长,腹部必须伴随呼吸出入而起落,这个起落完全借助呼吸出入而自然形成,否则呼吸是不会自然的。
  意念的放松:即精神情绪思想的放松,练功者应体会自己在悠闲自得之中。情绪要乐观,对功法掌握不能急于求成,因为急于求成本身就是精神紧张的表现。对于功中各种感觉反应严戒刻意追求,以保证意念的放松。
  练功中的静,即要练功环境的安静和练功达到入静状态。环境安静可以减少各种新异动因对练功者的刺激,而有利入静。但******安静的环境是没有的,应当在尽量要求环境安静的情况下,再加上积极锻炼,逐渐适应,达到一定功夫之后,虽然外界有些干扰,但也能做到意守入静。松和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做到全身放松,才能达到入静,只有入静的比较好,才能使姿势、呼吸、意念真正放松。
  所谓自然,也就是练功者的姿势、呼吸、意念的锻炼过程中不勉强行事,更不刻意追求,而要耐心逐渐练习达到要求。
二、做到循序渐进
  健身气功操作方法虽不复杂,但要练的纯熟,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锻炼才能逐渐达到的。方法的掌握不能设想在几天之内就能运用自如,必须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全套功法,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把基础打好。
  开始应首先掌握姿势,并适当配合呼吸,待姿势掌握的比较自然,呼吸也基本达到要求了再配合意念。这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掌握,既可避免顾此失彼,练起来也比较稳妥。方法掌握以后,在练习中就能发挥气功调整肌体功能的作用,而使疾病和体质逐渐好起来。显然其疗效是在方法掌握的基础上,并在持之以恒的锻炼过程中由小到大,由微至著不断获得和日益明显的。由于练功者的体质、掌握功法的快慢不同,其获效时间也不一样。获效较快,更应坚定信心,巩固成绩。疗效获得较慢,要及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耐心练下去,定能逐渐获得效果。气功开始发挥作用的初期,练功者往往体会不到效果,一旦体会到健康状况有改善,其效果已经达到相当程度了,故练功者不论收效迟早,都应当耐心练功。总之,不论在方法掌握上或效果获得上都遵循循序渐进,万莫急于求成或半途而废。
三、做到上虚下实
  从中医八纲辩证的理论来讲,虚指正气不足,实为邪气有余。练功中的虚实与八纲辩证的虚实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故勿混为一谈。不论内功、外功都很强调上虚下实。所谓上虚是指上元(脐以上)轻虚,下实则指下元(脐以下)充实。练功时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才觉整个身体稳如泰山。呼吸要求气贯丹田,此点从古至今都被认为是气功操作中的真谛。因为气贯丹田即可实现引气归元(气海穴),从而使下元真气得到充实,人体生机和抵抗力得到******加强。功中意念活动更要充实下元,各种功法多以意守下丹田(气海穴处)为主,这就是充实下元的具体体现。实验证明,当练功有了一定功夫之后,意守部位的血液循环量可以增加30%左右,皮温也明显上升,这些都是意守作用的证明,也是下元充实的体现。
四、做到火候适宜
  所谓火候是指练功过程中意、气、力的强度和时间的长短。《真诠》曰:“火候之妙在人为,用意紧则火燥,用意缓则火寒。”我们认为火候的掌握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太过即意、气、力的强度过大,时间太长;不及则指意、气、力的强度过小和时间太短。具体掌握从以下三个方面。姿势要做到放松自然,舒适得力,严戒肌肉过度紧张或松懈无力。呼吸要逐渐达到匀细缓深长,勉强用力吸气,刻意追求呼吸次数减少或停闭时间过长都是火候太过。完全任其自便,不去有意调整则是火候不及。具体运用上要作到稍许用力,微微用意,逐渐达到要求的呼吸形式。意念方面的火候掌握难度较大,所谓功夫也主要体现在这里。意念强度过大,杂念虽可减少,但易致头昏、头胀、甚至冲头精神紧张;强度不足必然杂念繁多,难以入静,要做到似有似无,勿忘勿助,绵绵若存。
五、做到意气合一
  意和气是健身气功锻炼的中心,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互有促进的关系。为了调整好呼吸和排除杂念,达到入静,意气必须密切配合,古人称之为“心息相依”。
  所谓以意领气是用意诱导气的运行。如在锻炼气贯丹田时要微微用意引导,以促进吸气下行,此为以意领气,也即是意在前气在后,以意领气多适用于练功初级阶段。所谓以气领意就是气在前意在后,意念伴随着呼吸出入而出入,伴随着真气运转而运转。以气领意多用于练功有了一定功夫之后。所谓意气合一就是以意领气或以气领意练的比较纯熟而达到意气合为一体的程度,以意领气和以气领意之始就包含着意气合一成分。随着气功锻炼进展,逐渐达到合一。意气合一的实现,提示练功功夫深入了一步,练功者常可体会气功之妙境。在外功锻炼中也很强调力到气到,气到意到,以达形、气、神俱练的目的。
六、做到练养相兼
  练功过程中除练功外还要注意合理休养。这样两者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加理想。休养内容诸如劳逸结合、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合理营养、思想开阔、情绪乐观、适当运动、充足睡眠等。
  练养相兼的另一个内容,即每次练功时尤其初期练功者要做到练功和静养密切结合。如练功20分钟后身体有些疲劳或呼吸有些不畅通了,即可暂停调整呼吸和意守丹田只是静坐或静卧,待疲劳不适已解,继续练功。这样练练养养,比起勉强坚持效果会更好些。当然练功时间久了,每次练功都能舒适自然的练下去,那就不必中途停功,直至收功。
七、做到动静结合
  习练健身气功动静结合,才能发挥气功內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双重作用。“动”则要求心神专一、气息调和的前提下而进行的柔和有规律节奏的形体运动,它要求意到气到,气到力到,使意气力融为一体。“静”则是采用静坐、静卧、静站的方式进行调息、调心的锻炼,故以练精、气、神为主。静的目的是通过意守、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状态,从而调整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使其进一步协调,从而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动静结合,两者才能互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评论
发表评论
健身气功

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版权所有    备案:京ICP备1505030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46号